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 — 宣西北腾退方案出炉 5文保单位将修缮
宣西北腾退方案出炉 5文保单位将修缮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2/7 8:07:01  阅读[2590]

  12月6日上午,西城区2015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年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宣西北区域包括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等5个文保单位启动腾退,十三五期间修缮完工,对市民开放。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剧院西、宣西北、天桥北是西城区今年相继启动的三个院落保护修缮项目,又被称为“新三片”。

  作为今年最早启动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宣西北项目位于旧城保护风貌协调区内,包含杨椒山祠、沈家本故居、太原会馆、东莞会馆、龚自珍故居共5个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单位。

  记者了解到,宣西北项目涉及2287户,占地13公顷,第一阶段腾退80个整体院落,涉及居民300余户。目前又有约130户完成签约。5个文保院落将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完成修缮。

  “不是过去商业意义的腾退,而是先按棚改腾完政府再回购使用权。”西城区文委主任孙劲松表示,目前文物部门核心问题是按照“接续历史、传承文化”这一宗旨,寻找合适的可持续运营主体,“要守住底线,活化历史,市民进去要有的看。”

  追访 文物活化使用西城探索腾退新模式

  孙劲松表示,过去是腾退完再想怎么运营,是合理利用文物。现在西城正探索一种新的模式,即先想明白文物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再去腾退,是文物的活化使用。

  孙劲松举例称,根据沈家本的历史,今后的利用一定会跟法制文化宣传有关;杨椒山祠会有展示历史文化渊源的活化使用,并考虑打造现代书院。

  “对于文物的利用,不一定是政府,会借助社会力量,一定要找到合适主体。”孙劲松介绍,5个市、区级文保单位和文物普查登记单位腾退后的规划利用,西城区也在协调相关部门和各界专家进行论证。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院落腾退完全参照居民意愿,“先决条件是整院居民的意见要统一。想要彻底改善居住条件,可以选择老城区以外的定向安置房;难离故土的百姓也可以选择从文保单位里搬出来,平移到其他居住条件更好的院落。”

  该负责人介绍,政府部门在宣西北项目中率先尝试了“一切透明”,包括对百姓最关心的补偿结果进行公开,“棚改户提出申请,就可以在查询机上查到街坊四邻的补偿情况。补偿政策都是统一的,市民都可清楚了解,也就没了猜疑和纠纷。”

  另外,西城区还计划将在粤东新馆和明年即将建成的大栅栏北京坊内开辟空间提供阅读服务,兼顾历史文化展览展示。

  亮点 保护区域文化遗产组建4个名城委专委会

  在会上,四合院设计建造专业委员会、胡同保护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志愿者委员会4个名城委专委会成立。这是本市首次组建多个名称专委会。

  西城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多年来,各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都是西城区保护区域文化遗产的最佳“智囊”。

  四合院设计建造专业委员会将集合北京古建筑和四合院保护设计、修建领域的专家、学者,分类整理传统建筑布局、结构等设计做法,编制相关标准图集,帮助政府评估传统建筑风貌并提供技术指导。

  胡同保护专业委员会将通过田野调查、实地测绘等形式尝试建立较为全面的西城区胡同历史文化数据库;联合、动员社会各界关心热爱胡同的个人和组织,搭建合作平台,帮助形成社会力量的良性互动;为政府决策提供建议。

  市规划院规划师赵幸牵头的青年工作者委员会,将集合现有活跃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青年团体和社会组织,搭建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名城保护的平台。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平台与机制。

  区文化委干部卞景晟牵头志愿者委员会,将召集热爱北京历史、文化及古都风貌的社区居民,对区域内自己身边的不可移动文物、挂牌保护院落、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走访。开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宣传工作等。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