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爆料QQ:16568746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人才 — 天津方言与戏剧曲艺
天津方言与戏剧曲艺
来源:北京网    更新时间:2015/11/6 10:13:06  阅读[1518]

  天津人爱说“有戏”和“没戏”。这两个词儿最初是京剧界的梨园行话,指师傅对少年学员艺术发展前景一锤定音的评价。投身京戏表演训练的一群少年,经过较长时间的专业学习锻炼,总有脱颖而出者——那些嗓子好、有悟性、有灵气,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观众认可的大有前途之人,师傅就称其“有戏”。与之相反,为了学艺家里不惜倾家荡产、孩子也是夜以继日地勤学苦练,可他就是不行。为吗?升华不上去,不是这块料。到头来也学不成什么,那就别耽误工夫啦!师傅只能摇摇头,两字评价“没戏”!然后叹口气说:“孩子,祖师爷没赏你这碗饭吃啊!”结果是孩子卷铺盖走人,该干嘛干嘛去吧。

  天津是海内驰名的戏曲之乡、曲艺之乡。天津观众在海内梨园界享有盛誉:一是懂戏、内行;二是严格,眼里不揉沙子;三是襟怀宽广,海纳百川,且无门户之见。对于崭露头角的艺术苗子,只要玩意好、卖力气、有灵性、有人缘,天津观众就毫不吝惜地用热烈掌声给他捧场,然后两字评价——“有戏”!言简意赅且屡试不爽。梨园界、曲艺界人士,只有在天津码头打响、唱红,得到认可,那才算是赶考成功,真正踏上艺术表演的道路。

  源自秦晋大地的梆子,素以高亢响亮、声嘶力竭而着称。但到了上世纪以“银达子”为代表的“卫梆子”出现,曲调变为悠扬婉转、曲目转为哀婉凄厉,于是就有“卖元宵的敲棒子,卖白菜的劈帮子,老太太爱听卫梆子”的天津谣谚在民间流传。评戏由“乞儿行乞”之歌的“莲花落”,进展到“三小”角色(小生、小旦、小丑)的“半班戏”(谐音蹦蹦戏),再发展到敢与京戏分庭抗礼的“平民之戏”——评戏,天津这块风水宝地就是她的文化摇篮。评

  剧第一代名伶李金顺、刘翠霞、白玉霜等就以其水磨新腔,奠定了表现市井生活、饮食男女、小家碧玉的艺术色调。梆子和评戏逐渐成熟的过程,与天津文化包容、融通的基调不无关系。

  天津方言孕育了相声、快板、时调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因而天津方言在中国民俗文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天津时调是天津曲艺最有代表性的曲种之一,它产生于清末民初,由靠山调、鸳鸯调、胶皮调等民间小调组成。所谓靠山调,原是修鞋匠人在休息时,背靠山墙自娱自乐的小调;鸳鸯调是民俗情歌;胶皮调则是人力车夫在等座时哼唱的小调。天津时调最初主要流行于天津底层市民聚集的南市、河东地道外、红桥区鸟市、和平区等处的曲艺演出场所。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天津时调逐渐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王毓宝等人对“靠山调”等进行成功改革,使之成为主要的演唱曲调,并创作出许多精品节目。天津时调用大三弦、四胡、节子板伴奏,用天津方言的字音演唱,内容通俗,曲调丰富,腔调高亢,韵味醇厚,具有浓郁的天津乡土气息,适合天津人的口味。经加工改造和创新,它成为反映时代风貌、社会生活,并深受人们喜爱的一个曲种。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时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天津快板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群众文艺表演中出现的新曲种,由天津时调中的曲调“大数子”发展改进而成,完全以天津方言来表演,在形式上采用数来宝的数唱方式及快板书的节奏板眼,用三弦伴奏,风格粗犷爽朗、明快幽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风味,深受全国民众的喜爱。

(责任编辑:城市网)
技术支持:165687462 网上爆料:165687462
Copyright© 2017 北京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066211号